2015年3月20日星期五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滄海英雄




滄海英雄

序言

Edmund Burke:  All that is necessary for evil to triumph is for good man to do nothing.  

只要有在世的善人出誠貢獻,罪惡就不可能令世界屈服

活在這年代受惠於資訉科技的發達,在彈指之間,就可檢索科學常識、古今人物的英烈功績,翻閲世界宗哲文化歷史,最觸動我心靈的莫過於品格高貴的偉大人物,我比較留意近代歷史,特別是一些名氣不大顯赫的人物,是他/她們並非去爭取特顯個人的成就,在細節的史實,生平事蹟,對往後的人類文明自由,發揮了無可量計的貢獻。

香港已經不再是英治,但是香港許多知識份子,仍以英治時期的思維意識估量形勢。在西方文明的區域之外,少有理性的餘地,也不太是講道理的地方,一切講金錢和權力。香港像一隻脫軌的衛星,毫無例外,向宇宙黑暗的深夜漂浮。

玉之博客其實客薄,心靈之邊角,有若海濶天高,容我在盛世搜珍尋覓,他日有所回味寄託。

引發玉之所以鍾情刨讀近代世界歷史,始於出差旅途的候機室、冗長飛行時間、歷史電影故事,欽佩地球村的滄海英雄,希望簡畧介紹他們的生平偉績。

多年前在飛航中的一部電影 (Amazing Grace) 故事描述18 世紀英國貴族畢生致力爭取國會支持廢除販售非洲黑奴,當年正值一位年輕得力的首相 - 小威廉·皮特,(William Pitt the Younger),只不過是畧及一小段鏡頭事蹟,他那無比的政治魅力,竟成為玉最心儀的近代歷史人物,立意把他列入這頁章的首要第一位。


第一節 

小威廉·皮特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1759 年5 月 28 日 -1806年1月23 日),活躍在 18 世紀末期、19 世紀早期的英國政治家。


他在英國執政年代正值法國大革命時期,英國王權統治險被波及而岌岌可危, 新教與天主教兩派仍然內鬭激烈,另一方面大英帝國殖民地的北美洲力爭獨立,在位的英國喬治三世因精神病面臨被逼退位,而 Pitt 皮特本人的健康狀況亦不佳,成長期的他因抱病而未能在劍橋大學就學,他是第一位自修取得法學名譽的奇材。

1783年,他獲喬治三世委任首相,時年24,時至今日,仍然是英國歷史上最年輕的首相。1801年,他辭去首相一職,但在1804年,他再次出任首相,卻在1806年任內去世。擔任首相期間,他同時兼任財政大臣。


第一代查塔姆伯爵次子,生於肯特郡海耶斯海耶斯宮(Hayes Place)。和他的父親一樣,皮特的母親海絲特·格倫維爾(Hester Grenville)也來自政治世家,是首相喬治·格倫維爾的姊妹。據傳記作家約翰·厄爾曼(John Ehrman)記載,皮特像父親一樣,才華橫溢、充滿活力,又像母親,堅定不移、有條不紊。

自美國獨立戰爭後,每況愈下的財政狀況。他整理了國債,又改革稅制,提高了徵稅效率。

皮特的另一些內政計劃沒有成功。他未能改革國會、解放天主教,終其多次努力,也未能禁止奴隸貿易(在他去世一年後,國會通過了1807年奴隸貿易法令(Slave Trade Act 1807),禁止了奴隸貿易)。傳記作家威廉·海牙(William Hague)認為,未能禁止奴隸貿易是皮特政治生涯中最大的遺憾。但是他前期的努力卻是功不可歿,海牙以為皮特的首相任期「測試了首1783年至1792年間,每當皮特遇到了難題,他都能巧妙地解決問題。

1788年,探險家亞瑟·菲利普在澳大利亞發現了一條水道,並將之命名為皮特水道(Pittwater)。悉尼中央商務區有一條街叫皮特街(Pitt St.)。而在悉尼城外,近溫莎處,有兩個小鎮,一個叫皮特鎮,另一個叫威爾伯福斯鎮。位於威爾士的斯諾多尼亞國家公園(Snowdonia)中,有一塊岩石叫皮特頭(Pitt's Head)。北卡羅來納州有一個縣叫皮特縣(Pittsboro),該州還有一個縣以小皮特的父親為名,叫查塔姆縣。馬來西亞檳城有一條街以他為名,叫皮特街。在香港九龍,有一條街以他為名,叫碧街。

在多部電影及電視劇集出現過。羅伯特·多納特(Robert Donat)在1942年的傳記電影《小皮特先生》(The Young Mr Pitt)中飾演了皮特。在1994年的電影《瘋狂的喬治王》中,皮特由朱利安·沃德姆(Julian Wadham)飾演。]在2006年的電影《奇妙恩典》(Amazing Grace)中,皮特由班奈狄克·康柏拜區扮演,電影描述了皮特和威廉·威爾伯福斯之間的友誼。在電視劇集《黑爵士》中,皮特被誇張成一個做首相的男童,由西蒙·奧斯本(Simon Osborne)扮演。在電視劇集《唐寧街10號》(Number 10)中,皮特由傑里米·佈雷特飾演。

法国大革命爆發後的不久,Pitt 威廉·皮特促使自1785年皮特改革法令被否決後就再無提及的國會改革被再度提出。但改革支持者卻很快被扣上激進主義者和法國革命黨同謀的帽子。為打壓激進主義運動,在1794年,Pitt 皮特政府控訴三人犯有叛國罪,卻均未成功。國會著手立法,禁言改革支持者。編寫誹謗國家的出版物的個人會遭到處罰,在1794年,人身保護令被暫停。為了穩定國家局面,他必須打壓激進主義運動的措施有煽動性集會法令(Seditious Meetings Act,限制個人在公眾場合集會的權利)、1799年結社法(Combination Act 1799,限制支持國會改革的黨社規模)。而皇家海軍人手不足的問題,皮特則在1795年引入了名額制(Quota System)應對,作為對現行的強徵制(Impressment)的補充。

然而 Pitt 皮特並沒有將當時革命主腦人物 Thomas Paine 托馬斯·潘恩,趕盡殺絕,玉感受到他具有同情心,運用政治智慧,卻巧妙地安排 Thomas Paine 潘恩流放到北美洲,而其後托馬斯·潘恩的「自然神論」大放異彩,影響了促使美國獨立的多位開國元老,以及美國自由民主憲法的精神。

今日我們聽到自然神論就會聯想到「神造了世界卻不照管護理這個世界,任其發展」。但是17世紀英國人徹爾布里的赫爾伯特爵士提出的自然神論,是想證明我們人類對上帝的信仰是合乎理性,不需要來自聖經中神的啟示。

Thomas Paine 托馬斯·潘恩的觀點頗能代表自然神論者的觀點:「我相信一個上帝,沒有其它的」,但「我不相信猶太教會、羅馬教會、希臘教會、土耳其教會、基督教和我所知道的任何教會所宣佈的信條。我自己的頭腦就是我自己的教會。」 

                      
                                 

                                                                        William Pitt the Younger 畫像

                       歷史學家查爾斯·佩特里(Charles Petrie)認為他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首相之一。

                                             待續⋯⋯

                                                                                                    

                                                        HY 虹玉 19.03.2015






0 留言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