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1日星期六

共濟會

影響國際氣候的共濟會 ( 來自網上搜索資料 )

共濟會是一個世界性的秘密兄弟會組織。由於其秘密組織的性質,一些會員從沒有公開過他們的會員身份,但另一些會員選擇了公開他們的身份。

這裏列出的是著名的共濟會會員。

共濟會(英語:Freemasonry)出現於18世紀的西歐,脫胎於建築行業的石匠工會。是一種准宗教的兄弟會組織,基本宗旨為宣導博愛和慈善,追求個人美德與完善社會。會員包括眾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申請者必須是有神論者,相信存在著一位神。
而其反對者則認為共濟會主要是富人權貴的陰謀組織,其有着不為人知的統治世界的秘密計劃,比如世界新秩序等。

古代共濟會是一個保持著並不對外公開的建築技藝的石匠行業協會。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記錄約為1390。有證據顯示在蘇格蘭最早出現會所的時間是16世紀末期。根據其正式文獻《共濟會憲章》(傳說1701年寫成,於1723年正式出版)第一部《歷史篇》的解釋,共濟會起源於西元前4000年,這一年被共濟會稱為光明之年或光明元1年,他們自稱是該隱的後裔,通曉天文地理及宇宙的奧秘。

初期現代共濟會在英格蘭和蘇格蘭約有700名會員。在啟蒙運動出現到50年時間裏迅速擴散到西歐、中歐和北美洲,建立起可以和基督教會匹敵的巨大組織。在隱蔽了將近1300年之後,天主教會再次面臨強大的挑戰,這令教廷十分恐懼。1738年,天主教教宗克勉十二世命令禁止天主教基督徒加入共濟會,違反者將被教會開除(共濟會允許天主教徒入會),在18世紀後半葉教廷一直致力於打壓共濟會,至今雙方的關係仍不怎麼樣。


共濟會在1730年代出現在北美的英國殖民地。美國革命後,每個州都成立了自己的總會所。一度有人希望成立以喬治·華盛頓為首任總導師的全美總會所,但沒有成功


這個由字母G、方矩和圓規組成的象徵符號(寓意畫)是共濟會最基本的代表性徽章,方矩和圓規都是石工測繪使用的工具。





現代在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國家和一些非洲國家依然禁止其存在。共濟會在1962年主動退出了中國大陸,轉到香港和臺灣發展。

今天的共濟會大約有600萬人,蘇格蘭及愛爾蘭會籍上約有15萬名會員,英格蘭會籍上約有25萬名會員,法國約7萬人,美國境內也有約200萬名會員,香港有1,200人左右。共濟會會員更幾乎佔滿了西方近代史的每一頁,包括英國等歐洲王室成員和美國很多任總統。

知名的共濟會會員包括:
孟德斯鳩
維克多·雨果
歌德
海頓
薩德侯爵
腓特烈大帝
拉法耶特侯爵
喬治·華盛頓
湯瑪斯·傑佛遜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約翰·愛德格·胡佛
馬克·吐溫[來源請求]
亞瑟·柯南·道爾[來源請求]
加里波第
穆斯塔法·凱末爾
溫斯頓·邱吉爾
巴茲·奧爾德林
本傑明·富蘭克林
亨利·福特
托馬斯·愛迪生
嚴家淦[來源請求]
蔣緯國
李嘉誠
莫逖拉爾·尼赫魯

173735,英王喬治二世的長子王儲弗雷德里克王子在倫敦的臨時會所加入共濟會。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濟會憲章》並且將新版憲章獻給皇儲。雖然這位弗雷德里克王子早逝,沒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長子也就是喬治三世維護共濟會的政治地位,這之後王室和共濟會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喬治四世、喬治六世、愛德華七世、愛德華八世都是共濟會會員。

19世紀中葉之後英國的共濟會迅速喪失其社會改革的銳意和先驅性。而共濟會給英國帶來的另一大負面影響則是喪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獨立運動的先驅者幾乎全部都是共濟會會員。

雖然羅馬天主教皇克萊蒙十二世和本篤十四世分別於1738年和1751年兩度頒發教皇禁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濟會,然而在法國並未產生足夠影響,共濟會仍然在發展壯大。到法國大革命爆發之前,法國已經建立了很多會所。

共濟會是啟蒙運動中瓦解天主教會和反對教皇權威的急先鋒。18世紀的共濟會組織體現出排外特徵,下層的勞動階層不被接納,成員主要來自貴族、教士和中產階層,有些會所完全由天主教教士構成。中資產階級被共濟會自由、平等的思想所吸引,成為主要的成員來源,因為在這裡他們能夠與貴族平起平坐。在軍隊組織中,共濟會也有極大的影響力,很多後來拿破崙軍隊中的將軍都是共濟會成員。


1804116,拿破崙一世加冕成為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隨後他的哥哥約瑟夫·波拿巴成為法國共濟會總導師。

在共濟會宗教寬容和兄弟間平等的宗旨下,會所不僅僅只是為美生兄弟提供了一個空間,也成為宣傳啟蒙運動思想的場所。與很多其他國家不同,德國的共濟會有女性參與。萊辛、歌德和席勒是三位開創了德國浪漫主義文學道路的領袖,他們與共濟會也存在密切關係。17711014萊辛在漢堡加入共濟會三玫瑰會所(德語:Zu den drei Rosen),並成為導師。他的《共濟會員對話錄》(德語:Ernst und Falk, Gespräche für Freimaurer)被認為是共濟會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他也是最早倡議接納猶太人加入共濟會的發起者,在當時的歐洲大陸,底層猶太人不具有公民權,也不被共濟會接納。他的好友普魯士猶太哲學家摩西·門德爾松(Moses Mendelssohn)發起了的猶太啟蒙運動哈斯卡拉(Haskalah),開啟了歐洲猶太社會開放和世俗化進程。

現在確認的共濟會會員裏,歷屆美國總統中至少有15位,美國《獨立宣言》的56位簽署者中至少有8位,1781年的第一部美國憲法的簽署者中至少有10位,1789年的美國憲法的40位簽署者中至少有9位,喬治·華盛頓的63位將領中至少有31位,以及英國北美殖民地13個州的30名州長中至少有10位。


   下圖展示美國第一屆總統 喬治·華盛頓,經常腰帶圍着共濟會的徽號。




1865年,英格蘭分支香港共濟會在現時新世界大廈所在的泄蘭街興建雍仁會館作為英格蘭分支香港共濟會總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會所被日軍炸毀,遂於1950年遷往香港島堅尼地道一號至今。

三位香港總督包括夏喬士·羅便臣、麥當奴及蔔公都是香港共濟會會員。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楊鐵樑、希慎集團利銘澤、國泰航空前董事姚剛、香港賽馬會前副主席周湛燊等政商界人物也都是共濟會會員。

根據利銘澤女兒利德蕙在其所著的《香港利氏家族史》一書裏介紹,姚剛出面和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協商,香港共濟會在遵守香港基本法前提下可以繼續活動,會議可以仍然用英語,當然中國希望1997年之後的活動能較為公開。


199771後,香港共濟會不再向英國皇室祝酒,改向中國政府致敬。

目前的香港共濟會會員有知名地產商李嘉誠等人。





2014年10月2日星期四

轉載巧文 做个女人真好




做个女人真好

  在现代社会做个女人,真好。

  漂亮吧叫美女,不漂亮吧叫有气质;

  有才气叫才女,没才气也不要紧,可以叫淑女——女子无才便是德嘛。

  瘦了叫苗条,胖了叫丰满;

  高的叫亭亭玉立,矮的叫小巧玲珑。

  脾气好的叫温柔,脾气不好的叫泼辣;

  爱傻笑那叫阳光,绷着脸那叫冷艳;

  活泼的叫顾盼生辉,矜持的叫稳重大方。

  化装叫妩媚动人,不化装则是清水芙蓉;

  穿得整齐叫庄重华美,穿的随意则叫潇洒自如。

  年轻叫青春靓丽,年长则叫成熟动人;

  追的人多叫众星捧月,没人敢追叫傲雪寒霜。

  挣钱的叫追求独立,不挣钱的叫牺牲为家;

  多生孩子叫做母亲伟大,不生孩子叫响应国家计划。

  天天在家不出门的那叫贤惠,天天出去不回来的那叫女权;

  从不离婚的叫感情专一,经常离婚的叫追求幸福;

  唠唠叨叨叫循循善诱,贬损欺压叫“野蛮女友”。

  偏要和男人一样那叫不让须眉,偏要男人让着那叫女士优先;

  长的像女人那叫有女人味,长的不像女人——更没关系啦,那叫“超女”,火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