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哲文化之我述 1
現今世界的宗教分流甚多,我慶幸存活在自由宗教的文明社會裡,既受惠於中西文化交𠥔,我努力嘗試以一個時代普通良民、非學者及教徒的角度,去閱讀其世代多次的戰火浴血歷史,盡我的理解能力,趕緊在前雅虎網誌封結前 (10 月 25 日),以簡約的 5 篇短文,表達個人的對世界宗哲文化的觀感。選擇東西方兩大最具影響的宗教主流,各具其源遠的優秀種族文化,兩者曾在歷史時年代擦出強烈的火花,人類社㑹體制深受牽引。
關於亞伯拉罕 Abraham(天主教譯 '亞巴郎' )這個人物的塑造,有說其內容自由選用了許多以前代代口傳的故事和傳說。就《創世紀》第一部份而言,這並來自非確切的歷史史實。有部分內容的與流傳更早的希臘及巴比倫利巴文學素材、詩歌的故事類同,其中提到過始祖夫婦、失樂園、洪水…但這些故事在承當了不同的使命和目的,伊甸園的故事讓族人接受苦厄源於自作孽,對其生命去除麻怨,特別是警惕女人是犯罪的誘惑,又以比擬的手法來揭開天主創造萬物和救贖人類大業的計劃作宣教。這些記載中又插入有其他的故事和傳說。
相比於中國的華夏文化,在3000 多年前的流傳下來的「詩經」,對[上帝]的祭祀,可參見如后;另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娘娘煉石以至三王五帝的故事,也是經由民間祖先宗俗口傳下來的文化。
舊约聖經的由來:
1)「聖經」 Holy Bible 分舊約和新約二大部份,祖述 7000 至 9000 多年以來中東國家民族民族先祖的族譜記載,是希伯來人的權威歷史參考,除新約聖經為耶穌門徒的著述,其他的作者眾多,據教會的報導,約共有40 多人,延綿1600 多年的不同年代的集體大創作,包括有編年的列王記載、以色列民族崛起、異域遷徙的慘痛經歷、祭師、諸王族長、先知的智慧感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具影響力的曠世鉅著。
有関作者,據教會的說法,最先的五卷書是摩西 Moses (天主教譯 ' 梅瑟' ) 在三千五百年前寫的,最後一卷書是使徒約翰在一千八百五十年前寫的。傳統猶太教與基督教認為創世記的作者是摩西。
但是,現代西方學者認為創世纪是由三本書合併起來——耶和華文獻、伊羅興文獻和祭司文獻。是公元前950年左右在猶大王國寫成的。本書由多位作者寫成。切莫忘記,在聖經中提到的各邦民族都因追逐水草的生活方式,慢慢地,零零星星地聚成龐大的遊牧民族。他們不會讀寫,因而靠口述代代相傳的方式,維持著他們的傳統。
約到了公元前五世紀,猶太人從巴比倫放逐歸來後,司祭們又在已成就的《創世紀》書中加了許多新段落。這些司祭寫下了七日創造工程的偉大詩篇,為《創世紀》拉開序幕,也可說是整部聖經的前奏曲。
在那些年代的人類歷史,不限於文字的記載、年代考古的遺跡,各自不同的種族的文化、自有承襲其一套祖先民族的神話流傳說,凡王族都是來自至高無比的天神後代,以神祇及祭司作其威鎮群眾的統治工具,成為民族團結的核心力量。
相比於中國的華夏文化,在3000 多年前的流傳下來的「詩經」,對[上帝]的祭祀,可參見如后;另有盤古開天闢地,女媧娘娘煉石以至三王五帝的故事,也是經由民間祖先宗俗口傳下來的文化。
以下節錄幾則有關中華文化對上帝的引述:
《詩經·大雅》:「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
《詩經·魯頌》:「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無災無害。」
《尚書·周書》:「惟時上帝,集厥命於文王。」
《禮記·王制》:「天子將出,類乎上帝。」
《禮記·禮運》:「聖有作,然後修火之利,範金合土以為台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
」
」
孟子曰:「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晉書》:「一人吁嗟,王道尚為之虧。況群神怨憾而不怒動上帝乎!」
《三國演義》:「雲長曰,『臣等非人,乃是鬼也。上帝以臣二人平生不失信義,皆敕命為神。』」
《三遂平妖傳》:「常聞說上帝無私,卻不信有個秘字。」
《閱微草堂筆記》:「上帝且以真人一符增置一神」,「上帝好生汝」,「苟其無罪,天地未嘗不並育,上帝所不誅。」
《桃花扇》:「今奉上帝之命,封為飛天使者,走馬到任去也。」
歌曰: 上帝治祖在神州 君民禮敬祭祀求
歌曰: 上帝治祖在神州 君民禮敬祭祀求
回覆刪除MLBY Oct 16, 2013 5:56 AM
FMLBY
宗教屬於心靈信仰,在古代立教之人皆由先知、教士;在更早的上古年代,口傳面授的傳說年代,這種傳真程度存疑是屬難免。可說深信若 迷;淺信若 智。
心靈信仰的求安慰解,只能憑藉宗教立說去解..
MLBY Oct 16, 2013 2:59 AM
FMLBY
拜讀論述有感,言之以據,實言毋欺,貴乎求真。
身處混世屋簷時代,抵雨禦風躬身前進!勇者毋敵!
敬佩,敬佩! 願跟隨足跡前行!
HY
Oct 16, 2013 10:00 AM
有幸閣下過訪贈言鼓勵,無限歡慰!
本人才疏學淺,但頗鍾情文化交流,舞文弄筆,圖拋磚引玉矣,閣下所言甚是,學養也!願多來鴻文賜教,不勝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