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經常接收多元化的資訊,面對千奇百怪的引誘, 我們時刻都要去識辨考慮自己的需要。一旦處理失當,更會牽連整個人生和前途。
人的一生與的內心世界是息息相關關的,外部只不過是他內在的信息表現,內在主要在於心意,心意又是長期的教育和環境等許多因素的產物。可以多閱覽宗教哲學、名人語錄、自然科學的叢書,增益正思維及擴闊心靈空間。引用出自現代美國作家的流行著作:
"Conversation with God 與上帝對話 ", ‘If you do not go within, you go without’
人如果不從內裡尋找自己,終極將會一無是處。這句話其實與「吾日三省吾身」相共通。 在儒家的經典----大學 :
「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故無論我們有多忙碌,都要抽出一些靜止的時刻,去探索自己的人生,為自己設計未來的人生藍圖。
在反思的過程中,注意糾正思維,以「誠意」「正心」來批判自己的過失。
孔子在論語所提及的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要除去自我中心,執着,拋棄根深蒂固的習慣、偏見,同時更要保持自己的專注和冷靜,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莊子,亦以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心法,得到極大的哲理感悟。
在反思的過程中,注意糾正思維,以「誠意」「正心」來批判自己的過失。
孔子在論語所提及的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是要除去自我中心,執着,拋棄根深蒂固的習慣、偏見,同時更要保持自己的專注和冷靜,春秋時代的思想家莊子,亦以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的心法,得到極大的哲理感悟。
如自己決心動工開竅,發掘自已潛在的强大力量,一切要從內自省開始。
我們可以嘗試憑藉良知全心投入,決心把握一切時機,發揮一切潛能。
我們可以嘗試憑藉良知全心投入,決心把握一切時機,發揮一切潛能。
FR.BS
回覆刪除拜讀闊論,感共鳴。慈表拙見:
引大作,現代資訊發達、物質充沛、新穎奇異、面對誘惑難擋,時刻識辨。一旦失當,會毀整個人生……。危哉!危哉!
如果秉持儒家智慧:吾日三省吾身、知止、靜慮、能得…… 靜心、修身……
孔子生成于春秋末期時代,省悟設學、立說;遊列國,說君侯,施仁政、行德 治……揭其心志、表其仁義,成其論說留諸後世不朽。
要知後世發展,人殊異化:雖受其教化,但化出殊途?
冀知人類社會的發展己成:正如孟子所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兩大階級:
治者無限吮蓄、治於人者甘受其吮、在居間的良知智者,正是筆者描述的守禮、修身、立本之眾。 而治人者權取貨利於天下;而治於人者受治者恩施維生;而居間的良知智者分化:有為治者搖旗吶喊,分享榮華;亦有為公平正義者,守禮習貧表志……其間更衍生出次、亞層居間者,無須表述。
現代社會因治者缺自省,分化日增而生激盪;治者施政平和而盪漾低緩?治者剛烈而盪漾高嘯??何以治出盛世責在治者乎!
謝謝閣下的發表,「自省」是自覺行為,在個人主義的世界由自身作利害關係去抉擇取捨,修身是自強的基礎,孔子在論語體現了活動教學,啟發及引導弟子的思維,然後作歸納,很有意思。
回覆刪除